初冬时节,寒意渐浓,但高台县各镇的温室大棚内却暖意融融、绿意盎然。新坝镇暖泉村的吊瓜种植基地里,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,棚内层层叠叠的绿叶间,一个个饱满圆润的吊瓜悬挂枝头,工人正忙着细心修剪枝叶、查看长势。如今凭借科学规划和精准种植,这片温室大棚成为村集体冬日增收的“宝地”。

“我们租种农户的48座棚种植吊瓜,是和武威的企业合作的,目前整体长势较好,再过一个星期就能上市销售。”新坝镇暖泉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周学朝介绍,吊瓜价格每斤2.5元,一座棚能卖1万元左右,整体效益可观。

以往秋冬季节,暖泉村部分大棚长期处于闲置状态,土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今年该村结合市场需求,立足本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,选定生长周期短、市场前景好、经济效益高的吊瓜作为冬闲种植品种,通过村集体统一经营,逐步形成“企业+村集体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有效提升了整体种植效益。

近年来,高台县将设施农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,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在大棚升级改造、良种引进推广、技术培训指导等方面精准发力。通过建强产业联盟、完善产销对接机制,该县推动设施农业从“零散种植”向“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运营”转型,让一座座温室大棚成为群众增收的“聚宝盆”,串起了产业兴旺、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目前,全县设施农业规模已达3.2万亩。